多家媒體報道[查看更多]
查看工程現場[查看更多]
權威代理[查看更多]
聯系千點熱[查看更多]
專業知識
作者:李芝順,張建業,王少武,楊立軍,侯素芹 單位:山東鋁業公司水泥廠
摘要:摘自《水泥》我廠Φ4.5m×lOOm日產960t的濕法短窯一直使用單風道燃燒器和煤磨廢氣直接入窯的燃燒系統,熟料熱耗高、產量低。2002年6月份,對煤磨系統及燃燒器進行了改造,節能和經濟效益顯著。
我廠Φ4.5m×lOOm日產960t的濕法短窯一直使用單風道燃燒器和煤磨廢氣直接入窯的燃燒系統,熟料熱耗高、產量低。2002年6月份,對煤磨系統及燃燒器進行了改造,節能和經濟效益顯著。
1 存在的問題
改造前煤磨及窯頭系統工藝流程見圖1。
生產中存在的問題:
1)煤磨廢氣和窯一次風共用1臺風機,造成2個系統互相干擾。如一次風增大時,磨內風速快,煤粉細度粗,臺時產量高;反之,磨內風速慢,產品細度細,臺時產量低。若打開冷風門增加風量,對煤磨的烘干能力和臺時產量影響更大,互相干擾使煤磨和窯系統操作不穩,難以達到 佳工藝狀態,限制了煤磨臺時產量的提高,煤粉細度也在10%~15%(80μm篩余)范圍內波動。
2)單風道燃燒器廢氣用量大、黑火頭長、燃燒不完多,熟料熱耗高。據熱工測定,窯正常生產用煤灰分25%、揮發分>25%時,噴煤量在12t/h,此時一次風占燃燒空氣總量的30%。當煤灰達到30%以上時,一次風比例必須達到35%,否則就會出現風煤混合不均,燃燒狀況不佳的現象。過多的使用煤磨廢氣,致使入窯二次風比例降低,熟料熱耗升高。單風道燃燒器黑火頭長度一般控制在500mm左右,但該窯黑火頭長度在1.5m,煤粉燃燒速度慢、燃盡率低,未燃盡的部分煤粉粗顆粒沉落在熟料中,另一部分則被廢氣帶走在窯后部燃燒,使窯尾溫度達到300℃。
2 改造措施
根據系統存在的問題,決定將煤磨和窯2個系統分開,以解決工藝調整過程中的互相干擾問題。同時使用新型燃燒器取代現有單風道煤粉燃燒器。
1)煤磨安裝袋式除塵器。窯與煤磨系統分開,必須解決廢氣達標排放問題。為此投資60萬元,在煤磨細粉分離器后安裝1臺CGN—14型煤磨袋式除塵器,并重新配置了排風機。廢氣由細粉分離器出來進入袋式除塵器凈化處理后排入大氣,粉塵排放濃度50mg/m3。同時拆除細粉分離器到窯頭鼓風機的管路、設備。為了滿足煤磨提高產量后對細度的要求,降低了煤磨平均球徑 。 改造后工藝流程見圖2,系統主要設備見表1。
表1 煤磨系統主要設備
煤磨 | Φ2.6m×7.2m.產量17t/h |
袋式除塵器CGN-14 | 過濾面積940㎡ 處理風量45000-56000m3/h |
排風機9-26M12.50D右90 | -7.99~-9.72kPa 風量33541~5869S7m3/h |
2)使用新型雙風道燃燒器。選用KBN380新型雙風道煤粉燃燒器。該燃燒器除具有多風道燃燒器的優點外,更主要的是消除了燃燒帶局部高溫現象,使火焰溫度分布更合理,有利于窯的長周期運轉。 KBN系列新型雙風道燃燒器有效地克服了多風道燃燒器的不足。具有以下優點:
?、偃∠藘蕊L風道,采用可調式旋流器,使外風道旋流強度可以根據窯煅燒工況隨意調整。
②由于明顯增加了環形射流厚度(是三風道燃燒器的2倍)。新型雙風道燃燒器可延緩煤粉和二次風混合速率,降低火焰峰值溫度,有效地延長燒成帶耐火磚壽命。
③取消了傳統多風道燃燒器的內風和外風調節閥門,使系統變得簡單,并可節省一次風機電耗約30%。
?、芑鹧嫘螤钪饕ㄟ^位于傳動箱上的手輪調節,由位于齒輪箱上的指示儀指示,火焰控制十分簡單、好確。燃燒器外形見圖3?! ?)在煤粉螺旋喂料器下安裝1臺KP200-1型螺旋泵,羅茨風機通過螺旋泵將煤粉送至雙風道燃燒器做內風,外風由高壓離心風機供風,見圖2。系統主要設備見表2。
表2 改造后系統主要設備及參數
KBN380雙風道燃燒器 | 大送煤量20t/h, 大能力380GJ/h |
L72WD羅茨風機 | 流量80.6m3/min,多壓29.4kPa |
Y2-10高壓風機 | 流量150m3/min,多壓25.6kPa |
3 效果
1)臺時產量提高,節煤效果明顯
入磨熱風溫度由380~400℃提高到450~500℃。煤磨可根據原煤水分、易磨性,自由調節風量而不受窯前的影響,臺時產量大幅度提高,粉磨電耗下降。
經過3個月運行,雙風燃燒器燃燒穩定,火焰長短可通過轉動手柄靈活調節,煤粉燃燒速度快、燃盡率高、黑火頭縮短至400~500mm,回轉窯操作穩定,快轉率(≤60s/r)達到50%以上。節煤效果明顯,喂煤螺旋輸送機電動機頻率由30~35Hz下降至25~30Hz,實物煤耗由280kg/t降至260kg/t;下料量88%~90%提高到90%~97%,臺時產量由40t/h提高到43t/h。窯尾溫度由280~320℃下降至240~260℃。改造前后工藝技術指標對比見表3。
表3 改造前后工藝技術指標
時間 | 煤磨臺時產量/(t/h) | 煤磨細度(80μm) /% | 回轉窯臺時產量/(t/h) | 喂料量 /% | 熟料實物煤耗 /(kg/t) | 窯尾溫度 ??? /℃ | 回轉窯快轉率 /% |
改造前 | 13 | 10~14 | 40 | 88~90 | 280 | 280~320 | 0 |
改造后 | 16 | 8~10 | 43 | 90~97 | 260 | 240~260 | 50 |
2)節能和經濟效益顯著
整個技改投資約100萬元。技改后年節煤146萬元;煤磨臺時產量提高后,年節約電費20萬元,窯臺時產量提高產生效益67萬元,合計年產生效益233萬元。